3、机械方面可靠性高、噪声低、振动小。
4、经济上要综合考虑到设备费、运转费、维修费和管理费的总成本低的。
5、离心泵具有转速高、体积小、重量轻、效率高、流量大、结构简单、输液无脉动、性能平稳、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。因此除以下情况外,应尽可能选用离心泵:
A.易燃、易爆有毒或贵重介质、强腐蚀介质选用磁力泵。
B.扬程要求很高,流量很小且无合适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可选用时,可选用往复泵,如汽蚀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旋涡泵。
C.扬程很低,流量很大时,可选用轴流泵和混流泵。
D.介质粘度较大(大于 650~1000mm2/s)时,可考虑选用转子泵或往复泵(齿轮泵、螺杆泵)。
E.介质含气量 75%,流量较小且粘度小于 37.4mm2/s 时,可选用旋涡泵。
F.对启动频繁或灌泵不便的场合,应选用具有自吸性能的泵,如自吸式离心泵、自吸式磁力泵、气动(电动)隔膜泵。
二、泵的选型依据
泵选型依据,应根据工艺流程,给排水要求,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,既液体输送流量、装置扬程、液体性质、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。
1、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,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。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、最小、最大三种流量。选择泵时,以最大流量为依据,兼顾正常流量,在没有最大流量时,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 1.1 倍作为最大流量。
2、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,选型时不仅要考虑介质输送高度,还要考虑到弯头、阀门等管路附件和管路的沿程损失。
3、液体性质,包括液体介质名称,物理性质,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,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,粘度u.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,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,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:化学性质,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,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依据。
4、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,吸入侧最低液面,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、材料、管件规格、数量等,以便进行系统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。
5、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,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、吸入侧压力PS(绝对)、排出侧容器压力PZ、海拔高度、环境温度、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、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。
三、列出基本数据
1、介质的特性:介质名称、比重、粘度、腐蚀性、毒性等。
2、介质中所含因体的颗粒直径、含量多少。
3、介质温度:(℃)
4、所需要的流量
一般工业用泵在工艺流程中可以忽略管道系统中的泄漏量,但须考虑工艺变化时对流量的影响。
5、压力:吸水池压力,排水池压力,管道系统中的压力降(扬程损失)。
6、管道系统数据(管径、长度、管道附件种类及数目,吸水池至压水池的几何标高等)。
如果需要的话还应作出装置特性曲线。
四、在设计布置管道时,应注意如下事项:
A、合理选择管道直径,管道直径大,在相同流量下、液流速度小。阻力损失小,但价格高,管道直径小,会导致阻力损失急剧增大,使所选泵的扬程增加,配带功率增加,成本和运行费用都增加。因此应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。
B、排出管及其管接头应考虑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。
C、管道布置应尽可能布置成直管,尽量减少管道中的附件数量和缩短管道长度,须转弯的时候,弯头的弯曲半径应该是管道直径的3~5倍,角度尽可能大于 90。
D、进口管路弯头不应超过2处,管路总长不宜超过5米,应尽量减少泵进口管路关联现象,确需并联,数量不宜超过两台,且进口管路面积应按并联数加粗。
E、泵的排出侧须装设阀门(球阀或截止阀等)和逆止阀。阀门用来调节泵的工况点,逆止阀在液体倒流时可防止泵反转,并使泵避免水锤的打击。(当液体倒流时,会产生巨大的反向压力,使泵损坏)
五、确定流量扬程、流量
A、如果生产工艺中已给出最小、正常、最大流量,应按最大流量考虑。
B、如果生产工艺中只给出正常流量,应考虑留有一定的余量。
对于比转速 Ns>100 的大流量低扬程泵,流量余量取5%,对比转速 Ns<50的小流量高扬和泵,流量余量取10%.50≤Ns≤100 的泵,流量余量也取 5%,对质量低劣和运行条件恶劣的泵,流量余量应取 10%。
C、如果基本数据只给重量流量,应换算成体积流量。
泵选型简明表
安徽精工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03358号-1 免责声明